藥墨,是一種將中藥摻入松煙墨中,可內服也可外敷的中藥制劑。
以藥入墨,自古有之,早記載藥墨之法,始于三國,藥墨內服早見于《肘后方》:“若客忤中惡,多于刀jian門外得之,令人心腹絞痛,腹脹,氣沖心胸,不急治,sha人。搗墨水和服二錢”,用墨治“崩中漏下,青黃赤白”以及用“姜墨丸”治liao痢疾等。墨是純陽植物加上藥的熱力滲入陽氣驅出陰邪,墨療療法對濕寒之證有效。
藥墨所用之墨,必是松煙墨,唯有松煙墨才能入藥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墨,亦名烏金、陳玄、玄香、烏玉塊,氣味辛溫無毒,主調止血,肌膚,合金瘡,治產后血運,崩中卒下血,醋磨服之。又止血痢,及小兒客忤,搗篩溫水服之。又瞇目物芒人目,點摩瞪子上。利小便,通月經,治痛腫。方法為:用一個木盤與晾墨的木盤重合,然后翻轉180度,就完成了翻墨工作?!?
經現代研究,藥墨還有其獨特的物理性質,那就是納米級微粒,在現代高倍電鏡下觀察藥墨,微粒僅為30-50納米,擁有很強的滲透吸收效果。
經多年臨床驗證,現代藥墨外敷法,可廣泛應用于養生、康復、理療等領域。藥墨外敷對頸椎、肩周、腰肌、骨zhi增生、椎間盤突出、關節疼痛、乳腺增sheng、感mao、慢性氣管炎、慢性腸胃、宮寒、痛jing、月經bu調、zi宮肌瘤、卵巢囊zhong、腎xu、四肢冰涼、尿頻尿急、腰膝酸軟等均有很好的調理作用。敷貼時可以明顯感覺到身體排風、通經絡的去病反應和好轉反應,一般頑固性疾病在20天左右即可得到明顯的變化和好轉。
承愛遞康藥墨千年傳承,將愛傳承,立足于傳統工藝,把藥墨發揚光大,
經多年臨床驗證,現代藥墨外敷法,可廣泛應用于養生、康復、理療等領域。藥墨外敷對頸椎、肩周、腰肌、增生、椎間盤突出、關節疼痛、乳腺、外感、慢性氣管炎、慢性腸胃、宮寒、調理月經、子宮、卵巢、四肢冰涼、尿頻尿急、腰膝酸軟等均有很好的調理作用。
制作藥墨復雜的過程中,其中就有打墨成型的工序
混合后的墨團和做饅頭的面粉團有些相似,要經過捶打才能成型。制墨工人們會將墨團撈出,在案板上揉成團然后用大錘子 捶打墨團至少200下才能進入下一步工序。
放入墨模
將打制好的小墨團按成長條型或其他形狀放入墨模壓制成形。然后放在竹簍里面讓其由內而外地陰干。陰干后,只要在墨上按著花紋描好金粉就完成了。